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稀土新材料及应用分中心
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钨新材料及应用分中心
首页
技术供给
企业需求
金融支持
成果案例
登录
注册
首页
技术供给
企业需求
金融支持
成果案例
返回顶部
钨与稀土行业科技成果大数据
找技术
(258)
找成果
(224)
找需求
(68)
找学术期刊
(0)
找专利
(0)
搜索
筛选
按地域
不限
(224)
赣州高新区
(82)
赣州其他区
(128)
国内
(224)
国外
(0)
按成熟度
不限
(224)
初创成果
(141)
转化落地成果
(46)
中试孵化成果
(37)
按行业
不限
(224)
稀土行业
(87)
钨行业
(13)
其它
(124)
按年份
不限
(224)
2024
(224)
2023
(0)
2022
(0)
最近3年
(224)
最近5年
(224)
类似项目
一种机械式自动化抽芯机构
稀有稀土高盐氨氮废水微生物菌群特性及MBR过程机理研究
一种双晶非均匀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赤泥土壤化技术
中科鸿虔“国六标准柴油车尾气净化新材料”项目
团队介绍
贺泓-中国科学院院士
供给方
江西中科鸿虔新材料有限公司
所在地区
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所属行业
稀土行业
简介:
1.技术介绍:稀土基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研发技术。 2.团队介绍:中科院贺泓院士团队。 3.应用场景:国六及以上标准柴油车的尾气净化。 4.资金来源和用途:资金来源包括政府科研资助、企业自筹资金、风险投资等,主要用于建设SCR催化剂生产线。 5.前景和效益:打破外国技术垄断及弥补国内SCR催化剂产线重大缺口。
离子吸附型稀土智慧矿山及智能开采示范线
团队介绍
吴晓东-赣州国创稀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供给方
国瑞科创稀土功能材料(赣州)有限公司
所在地区
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所属行业
稀土行业
简介:
针对于离子型稀土矿山的特点,基于中国稀土集团赣南离子型稀土矿复工试点矿山为原型,开发了基于GIS系统及数字孪生为基础的“离子型稀土智慧矿山系统”,以基于自有知识产权的物联网平台系统,将稀土开采的过程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
超临界水生物质气化生产蒸汽和富氢可燃气项目项目
团队介绍
国际创新研究院氢冶金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供给方
国际创新研究院氢冶金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所在地区
章贡区
所属行业
其它
简介:
项目以郭烈锦院士团队独创科研成果为技术核心,是国内领先的创 新型产业化项目。项目利用了超临界态的水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将生 物质中的碳、氢、氧元素气化转化为 H2(氢气)和 CO2(二氧化碳),从源头 上根除了 SOx(硫氧化物) 、NOx(氮氧化物)等气体污染物和粉尘颗粒物的 生成和排放。气化产物是超临界水蒸汽混合物,可产氢、发电、供热供 蒸汽或多联产,五位一体协同实现生物质的“ 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多联 产高质价”转化和利用。项目的落地,能够充分发挥我县生物质资源丰富 的优势,抢占能源变革先机,对助推遂川、江西乃至全国的产业转型升 级和新质生产力生成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超临界水蒸煤制氢耦合绿色短流程冶金技术及装备
团队介绍
国际创新研究院氢冶金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供给方
国际创新研究院氢冶金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所在地区
章贡区
所属行业
稀土行业
简介:
通过煤炭/生物质/有机废弃物制取氢气实现氢冶金,可以在高温高压 的氢气还原气氛下加速间接还原反应,提高生产率和冶炼质量,有效降 低燃料比、焦比和渣量,从而大幅缩短冶金工艺流程周期、降低传统冶 金工艺的能耗和污染排放,实现传统冶金行业的绿色革命。发展基于煤 炭/生物质/有机废弃物超临界水制氢的氢冶金工艺,可以在因地制宜地低 成本制氢的同时促进绿色短流程冶金新工艺的迅速发展,开辟冶炼-化工 -氢能耦合降碳新路线。采用氢气冶炼还原技术替代传统冶炼工艺,可大 大缩短工艺流程周期,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极大降低碳排放,从而破解 冶金、材料传统产业发展瓶颈,推动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的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和绿色革命。
生物基气凝胶节能环保材料技术(建材)
团队介绍
国际创新研究院氢冶金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供给方
国际创新研究院氢冶金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所在地区
章贡区
所属行业
其它
简介:
围绕绿色低碳建筑节能领域对环境友好、隔热性能优异的生物基气 凝胶的紧迫需求,我校国际创新研究院飞行器热安全防护团队研制了一 种具有环境可降解、力学强度适中、热导率低、阻燃防火、疏水防潮和 耐久性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物基气凝胶保温隔热材料,本项目的顺利 实施将有望推动我国绿色低碳热管理技术的创新发展,并在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战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飞行器气凝胶热防护材料技术(航空)
团队介绍
国际创新研究院氢冶金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供给方
国际创新研究院氢冶金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所在地区
章贡区
所属行业
其它
简介:
新型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由于其亚/超音速(中低热流密度)、大空 域远程机动(长航时)等特点,导致飞行器表面的气动加热环境愈加苛 刻、累积气动加热愈加严重、热力环境急剧恶劣。针对当前国内尚无自 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临近空间超音速飞行器对耐高温、高强韧、高效隔热 及可重复使用气凝胶热防护材料的迫切需求,我校国际创新研究院飞行 器热安全防护团队主要开展微纳结构分子设计、中低气动热流冲刷与防 护、力学强韧性调控机制、高效隔热以及可重复使用性能优化迭代等技 术研究,开发了具备高频次服役能力的超音速飞行器气凝胶热防护材料 体系,可望为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领域探索构建新一代特种热防护 材料提供有力支撑
基于离散方法的高炉无料钟炉顶布料优化技术
团队介绍
国际创新研究院矿冶过程智能化研究中心
供给方
国际创新研究院矿冶过程智能化研究中心
所在地区
章贡区
所属行业
其它
简介:
开发了基于离散单元法的高炉布料模型用于精准预测高炉操作条件 及原料条件下的炉顶炉料分布,并将模型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当中。 具体来说,首先针对真实高炉几何条件模拟高炉炉顶布料过程;第二, 利用多种现场实验手段测量得到的高炉现场数据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第 三,研究高炉布料颗粒行为,包括颗粒轨迹、炉料矿焦比径向分布、矿 焦颗粒偏析情况、矿石焦炭颗粒尺寸径向分布、矿石和焦炭界面混合层 颗粒结构等;第四,建立平稳实施新装料制度的技术路线,将模型研究 成果应用到实际操作当中。
废旧锂离子电池短流程回收有价金属生产技术
团队介绍
国际创新研究院
供给方
国际创新研究院
所在地区
章贡区
所属行业
其它
简介:
动力电池材料回收是保证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 大量动力电池报废即将进入快速上升期,回收工作迫在眉睫。
铜渣与铬铁矿协同冶炼制备不锈钢关键技术
团队介绍
国际创新研究院赵宝军
供给方
国际创新研究院
所在地区
章贡区
所属行业
其它
简介:
随着新能源电池对镍的需求越来越大,镍的供应日渐紧张,且红土 镍矿冶炼镍铁能耗较高,导致传统 300 系不锈钢较高生产成本和碳排放。 含铜低镍不锈钢因其成本只有 300 系的一半,在很多领域可替代传统不 锈钢而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原料铬、铜、铁均是我国需要大量进口的 战略矿产资源。铜冶炼过程产生的大量含铜、铁的铜渣没有得到有效利 用。
共 82 条
1
2
3
4
...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