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稀土新材料及应用分中心

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钨新材料及应用分中心

企业需求 详情页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型:技术研发
业:其它
方:*********
地:江西/赣州
式: 请登录后查看
技术需求
1.互操作性:在线圈型式、电路、控制通信方案上实现个厂家间的互联互通。 2.充电效率达到94%,确保充电安全,减少充电损耗 3.自动对准误差:系统应允许在“10-20厘米”的对准误差范围内进行充电,而不会明显降低效率。 4.电磁辐射:系统的电磁辐射水平应满足CISPR和FCC等规定,确保不会对人类健康和周围设备产生干扰。 5.异物检测:无线充电区域内如果有金属物体(如硬币、钥匙等)进入,系统应能够检测并立即停止充电,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投资合作
投资规模:100万元
合作方式:共同研发
需求详细说明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核心技术是磁共振耦合或电磁感应,即通过电磁场将能量从充电器传输到车辆的接收端。这种技术最初应用于小功率设备,如手机和电子设备,但现在已扩展到电动汽车的高功率应用。当前无线充电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静态无线充电:车辆在静止状态下进行充电,主要应用于停车场、家庭车库等场景。

动态无线充电: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通过道路上的无线充电基础设施进行充电。该技术仍在测试阶段,适合公共交通等特定场景。

半动态无线充电:车辆在低速行驶时充电,适用于例如收费站或交通信号灯等待时的充电场景。

目前大部分无线充电系统的功率水平还无法与有线快充相媲美。对于需要快速充电的场景,无线充电仍无法完全替代有线充电。

虽然大多数无线充电系统采用了屏蔽技术来防止电磁辐射,但仍有一定的健康和安全性疑虑,特别是在高功率情况下。

现阶段的无线充电技术要求车辆和充电装置之间的距离较小(通常在10-20厘米内),一旦错位较大,充电效率会显著下降。

目前不同厂商的无线充电设备在兼容性上存在问题,缺乏统一的国际标准。

需达到的技术指标:

1.互操作性:在线圈型式、电路、控制通信方案上实现个厂家间的互联互通。

2.充电效率达到94%,确保充电安全,减少充电损耗

3.自动对准误差:系统应允许在10-20厘米的对准误差范围内进行充电,而不会明显降低效率。

4.电磁辐射:系统的电磁辐射水平应满足CISPRFCC等规定,确保不会对人类健康和周围设备产生干扰。

5.异物检测:无线充电区域内如果有金属物体(如硬币、钥匙等)进入,系统应能够检测并立即停止充电,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登录后查看更多信息
登录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