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稀土新材料及应用分中心

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钨新材料及应用分中心

成果案例 详情页
二维层状范德华异质结光催化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型:应用
业:其它
度:初创成果
方: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地:江西/赣州
绍:请登录后查看
式:请登录后查看
成果摘要
成果针对二维范德华异质结的表面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量子 隧穿效应等开展了新型范德华异质结光催化剂的结构构建和性能调控基 础理论研究,建立了系列性能调控理论模型,揭示其催化增强机理,创 新了异质结光催化剂设计体系,突破了传统光催化剂设计限制,取得了 系列原创性成果。四年内发表 SCI 论文 36 篇,SCI 他引 521 次,1 篇入 选 ESI 高 被 引 用 论 文 , 相 关 工 作 得 到 Chem. Rev. ( IF54.3 ) , Adv. Funct. Mater.(15.6),Nano Energy(15.6),Appl. Catal. B-Environ. (14.2)等权威刊物的高度评价,获批江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成果介绍

【成果简介】

成果针对二维范德华异质结的表面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量子 隧穿效应等开展了新型范德华异质结光催化剂的结构构建和性能调控基 础理论研究,建立了系列性能调控理论模型,揭示其催化增强机理,创 新了异质结光催化剂设计体系,突破了传统光催化剂设计限制,取得了 系列原创性成果。四年内发表 SCI 论文 36 篇,SCI 他引 521 次,1 篇入 选 ESI  高 被 引 用 论 文 , 相 关 工 作 得 到 Chem.  Rev. ( IF54.3 ) , Adv. Funct. Mater.(15.6),Nano Energy(15.6),Appl. Catal. B-Environ. (14.2)等权威刊物的高度评价,获批江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技术指标】

提出和建立“内建势阱原理”、“氧化石墨烯基范德华异质结理论模型 和光催化机制” 、“纵向/横向多层多相异质结构建” 、“电场可调控的催化 体系”等理论模型,实现异质结光催化剂构效理论创新。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小试中。

 【应用情况】

本项目为基础理论研究,故成果以学术论文形式呈现,还未实现成 果转化和

实际应用。然成果所提出的理论和模型已被广大国内外物理化学、 材料领域专家学者所接受和运用。

登录后查看更多信息
登录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