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稀土新材料及应用分中心

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钨新材料及应用分中心

成果案例 详情页
硫化铜矿大宗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型:应用
业:其它
度:初创成果
方: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地:江西/赣州
绍:请登录后查看
式:请登录后查看
成果摘要
铜产业是江西“1269”行动计划万亿级支柱产业,江西省委提出“打造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硫化铜矿开采产生酸性废水底泥、铜尾砂等典 型大宗固废,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成为硫化铜矿亟待解决痛点;同时露 天开采导致生态破坏,生态修复基质缺乏成为制约矿山生态修复瓶颈; 此外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岩土工程稳定性也是一大难点。团队受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项目、企业项目、省重点研发项目资助,针对上述问题系统集 成硫化铜矿大宗固废资源循环技术+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绿色岩土工 程技术,主要科学技术内容如下:(1)首创硫化铜矿大宗固废酸性废水 底泥与铜尾砂资源化生态修复技术;(2)构建大气-植被-固废植生基质 连续体生态修复理论;(3)研发硫化铜矿固废资源化生态修复绿色岩土 工程关键技术及理论。
成果介绍

【成果简介】

铜产业是江西“1269”行动计划万亿级支柱产业,江西省委提出“打造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硫化铜矿开采产生酸性废水底泥、铜尾砂等典 型大宗固废,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成为硫化铜矿亟待解决痛点;同时露 天开采导致生态破坏,生态修复基质缺乏成为制约矿山生态修复瓶颈; 此外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岩土工程稳定性也是一大难点。团队受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项目、企业项目、省重点研发项目资助,针对上述问题系统集 成硫化铜矿大宗固废资源循环技术+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绿色岩土工 程技术,主要科学技术内容如下:(1)首创硫化铜矿大宗固废酸性废水 底泥与铜尾砂资源化生态修复技术;(2)构建大气-植被-固废植生基质 连续体生态修复理论;(3)研发硫化铜矿固废资源化生态修复绿色岩土 工程关键技术及理论。

【技术指标】

1)首创硫化铜矿大宗固废酸性废水底泥与铜尾砂资源化生态修复技 术,实现了底泥与铜尾砂 95%资源化,修复成本约为 35 元/立方米,较 客土修复成本大幅下降,填补了国际领域硫化铜矿大宗固废资源化生态 修复理论与关键技术空白。

2)提出大气-植被-固废植生基质连续体生态修复理论,构建了硫化 铜矿大气-植被-固废连续长效性、全生命周期生态修复系统,实现植被成 活率高达 98%以上。

3)研发硫化铜矿固废资源化生态修复绿色岩土工程关键技术及理论, 将地声系统等岩土工程相关技术与植被边坡吸力分布与稳定性理论模型  等生态复垦技术相结合,保障了矿山生态复垦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实现  生态修复边坡稳定性系数大于 1.3。

【技术成熟度】

 可以量产

【应用情况】

本成果于 2020-2022  年期间先后在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各铜 矿进行推广应用。按照研发成果在各铜矿分别实施了生态复垦项目,累 计资源化底泥 142 万吨,实现生态复垦 2050 亩,原位生态修复尾矿库 750 亩,三年间免人工养护,森林覆盖度达 97%以上;累计为企业新增 利润 4459.69 万元,新增税收 421.07 万元,节支总额 4114.88 万元;森 林生长量 186.67 万立方米,可吸收 341.6 万吨二氧化碳,可释放 302.4  万吨氧气,按照当时上海碳交易价格约为 60 元/吨,价值 20495.4 万元。 该成果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变废为宝,实现了固体废物的循环再 利用,避免了环境污染,减少了碳排放,彰显生态效益。


登录后查看更多信息
登录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