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介绍】
近些年我国隧道突水灾害频发,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恶劣社会影 响。深长隧道突水灾害难以遏制的根本原因在于突水致灾构造与突水灾 害演化机理极为复杂,缺乏有效的预判方法和防控技术。鉴于此,本项 目在多项课题的联合资助下,围绕深长隧道突水灾害演化机理与预判方 法及防控技术开展研究。主要成果包括:(1)提出了深长隧道突水致灾 构造划分体系和防突体分类方法,建立了隧道隔水岩体渗透性演化数学 模型和隔水岩体力学参数确定方法;(2)研发了深长隧道突水灾害模型 试验系统,首创了隧道裂隙型隔水岩体双孔高压导渗致突原位测试方法; (3)建立了深长隧道突水失稳判据和最小防突安全厚度计算方法体系, 揭示了深长隧道突水灾害时空演化机制;(4)提出了深长隧道突水灾害 预判方法,研制了预判软件,开发了基于突水灾害预判等级的主动协同 防控技术。
【技术指标】
授权国家专利26 项(其中发明专利 18 项),获得软件著作权 12 项, 获批中国交建工法 1 项;出版专著 2 部,发表学术论文 56 篇(SCI 22 篇、 EI 20 篇);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被以顾金才院士为主任 的第三方评价专家委员会评价为“ 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长隧道突水 灾害时空演化机制和临灾失稳判据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应用情况】
在三峡翻坝江北高速果树坪隧道、新建叙永至毕节铁路(川滇段) 新高坡隧道等工程中得到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推广 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