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稀土新材料及应用分中心

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钨新材料及应用分中心

技术供给 详情页
一种稀土掺杂长余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型:新工艺
业: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
度:中试孵化成果
方: 中国科学院江西稀土研究院
地:江西/赣州
绍:请登录后查看
式:请登录后查看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稀土掺杂长余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稀土掺杂长余辉材料以化学式MgGeO3:aMn3+,bYb3+,cY3+来表示,Mn3+和Yb3+为发光中心离子,Y3+为敏化离子,
成果介绍

本发明提供一种稀土掺杂长余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稀土掺杂长余辉材料以化学式MgGeO3:aMn3+,bYb3+,cY3+来表示,Mn3+和Yb3+为发光中心离子,Y3+为敏化离子,其中,0.01mol%≤a≤5mol%,0.25mol%≤b≤3mol%;0.25mol%≤c≤3mol%;通过引入Y3+进行掺杂,并控制发光中心离子和敏化离子的摩尔用量,使最终得到的稀土掺杂长余辉材料在近红外一区和近红外二区同时具有较为优异的发光效果,克服了传统方法制备得到的长余辉材料无法同时满足近红外区域具有双发射峰的问题。

9675_vbda_3468.jpg

技术功效

本发明提供的稀土掺杂长余辉材料具有近红外一区和近红外二区双发射的特性,通过调节敏化离子和发光中心离子的不同摩尔含量,增强了材料的余辉性能。该材料具有移除激发光源后仍然能持续发光的特点,近红外一区的余辉时间可以达到2小时以上,近红外二区余辉时间可以达到20分钟以上,在生物无背景自荧光诊断上具有重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同时,该材料可以构建体外诊断和诊疗一体化荧光探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学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土掺杂长余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登录后查看更多信息
登录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