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稀土新材料及应用分中心

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钨新材料及应用分中心

成果案例 详情页
风化壳型稀土矿电驱开采技术
型:稀土材料
业:稀土行业
度:转化落地成果
方: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广东省/广州市
绍:请登录后查看
式:请登录后查看
成果摘要
1.技术介绍:风化壳型稀土矿电驱开采技术。 2.团队介绍:中国科学院院士‌何宏平团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应用场景:风化壳型稀土矿开采。 4.资金来源和用途:资金主要来源于外部投资,资金主要用于风化壳型稀土矿电驱开采技术的进一步研发、优化与推广。 5.前景和效益:稀土回收率提高约30%,杂质含量降低约70%,开采时间缩短约70%。
成果介绍

技术介绍

世界上首次利用电驱技术进行风化壳型稀土的原地开采,这项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采用电驱动装置,大幅提高了稀土矿石的浸出效率。经过模拟实验、放大试验和场地示范,研究团队发现,新技术在稀土回收率、浸取剂用量、开采周期以及杂质去除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改善,被认为是风化壳型稀土矿高效绿色开采的新技术。

二、团队介绍

技术团队主要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何宏平团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组成,关于风化壳型稀土矿电驱开采技术相关成果在《自然-可持续性》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多项,并建成了5000吨土方规模的示范工程。该技术是风化壳型稀土矿开采的绿色高效新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将为我国稀土战略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应用场景

高效、绿色、可持续开采风化壳型稀土矿

、主要创新点

风化壳型稀土矿电驱开采技术经过多次模拟实验、放大试验和场地示范,证明在稀土回收率、浸取剂用量、开采周期以及杂质去除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电驱效应,该技术实现了高效的稀土回收,使回收率提高了约30%;同时降低了杂质含量约70%,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中难以避免的杂质问题。另外,开采时间也缩短了约70%,为稀土资源的快速开发提供了坚实基础。


五、资金来源和用途

资金主要来源于外部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风化壳型稀土矿电驱开采技术的研发、优化、推广及相关设备采购、人才培养和风险管理等方面,以推动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为我国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技术前景

这项突破性的科技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可持续性》等上发表了11篇高水平论文,并获得了7件发明专利。同时,研究团队还建成了5000吨土方规模的示范工程,为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这一创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极大地提高我国稀土资源的开采利用效率,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登录后查看更多信息
登录查看